在平均海拔四千多米的西藏自治區,西南部有一個叫阿里的地方,這里不僅有廣茂的雪域高原,孕育了圣神的宗教文化,還留存了許多并具地方特色的優勢物種,今天我們就來介紹的是西藏白絨山羊。絨山羊是我國特有的
畜牧業品種,主要是以產絨為主,就是體表毛根周圍生長的一種豐厚的細絨毛。白絨山羊的中心產區就在阿里日土縣與克什米地區接壤。這種羊在西藏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。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下,逐漸適應了惡劣的氣候,并形成了遺傳性能穩定,抗病性強,耐粗飼等特性。通過推廣和選育,白絨山羊已經發展到改則縣、革吉縣等地區。
在外貌上,西藏白絨山羊總來說體格大,體質結實,體驅結構緊湊,勻稱,全身被毛為白色。母羊比公羊,角比較細,角短,角形大部分是倒八字形,母羊頭部小,額頂長有長毛,面部清秀,頸部寬厚,背腰平直,乳房發育良好,肢體結實,尾部短瘦,尾尖上翹,公羊角粗大,呈現螺旋狀,向兩側伸展。西藏白絨山羊公羊平均成年體重為30公斤。成年母羊平均體重為25公斤。成年公羊平均產絨量為400克/年,成年母羊平均產絨量為300克/年。
在選種上,可根據其系譜或者上述特征選種。背腰平直、四肢粗壯、肌肉發達的主要標志。公羊羊角較彎而彎曲向外,板皮品質好,抗病、抗寄生蟲能力強。選種飼養后,不能無計劃的亂交和近親交配,不然會出現品種不純、個體偏小、退化嚴重。
飼養上,要給予充足的綠色飼料,自然植被條件缺乏的,可以進行舍內飼養,要求飼料必須有固定的牧場和原料產地,而產地必須是綠色作物生產基地。適宜栽培的優質牧草品種有戊茫雀麥、牧素草等,間、套種合理,能全年供青。在整個飼養過程中.使用無公害符合要求的綠色飼料。
飼養后期,要及時對不宜做種公羊去劣、淘汰或出欄。有計劃引入本群以外同品種優良種公羊與母羊繁殖,使羊群的品質得到改良,或引入不同品種的優良公羊和本群母羊雜交,使本羊群品質得到改良。在本群中選擇優良種公羊并選擇無血緣關系的母羊進行繁殖。有條件的農戶應建立羊群系譜檔案,防止濫交亂配,有利于羊群的選育、雜交改良水平的提高。